场景焕新,体验升级 |“畅游蜀道·燃趣西昌”驿路嘉年华在西昌服务区热力开启
返回列表民族歌舞婀娜多姿,超级工程震撼人心,非遗制作创意十足,无人机足球炫酷新颖……11月15 日,一场融合蜀道文化、彝族风情和运动潮玩于一体的驿路嘉年华在雅西高速西昌服务区热力开启!
此次活动由蜀道交通服务集团和西昌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以“畅游蜀道、燃趣西昌”为主题,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快旅慢游”交通网络决策部署,推动“交通+文体旅商展”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活动的举办不仅为即将到来的彝族年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又为来往旅客提供了近距离感受彝族文化的场景。
西昌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屈健,蜀道交通服务集团党委委员、副董事长谢立出席活动开启仪式。
活动举办地西昌服务区作为全国交旅融合创新项目、凉山乡村振兴典范,依托大凉山彝族文化和攀西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围绕“服务区+旅游+乡村振兴”理念,打造了文化展览空间、火把广场等彝族文化展示主题场景,引入多种风味小吃、特色餐厅、乡村振兴特产店等在地产业,延伸业态功能,创新消费场景。
活动开启后,通过主题宣传、文体互动、非遗体验、美食推广、线上直播等多元形式,在西昌服务区打造一个可游、可娱、可购、可品的文旅消费新场景。部分活动项目将持续到11月23日,让过往旅客慢下来、留下来,感受“跟着蜀道去旅行”的无限乐趣。
上午10时,活动现场逐渐升温,宣传大屏循环播放充满蜀道特色和西昌文旅元素的宣传视频,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创意设置的主题打卡点,以照片墙、小品等形式,集中呈现大凉山区域的银川枢纽互通、西香高速、乐西高速、雅西高速等超级工程,展示蜀道集团在凉山乡村振兴中的作为和成果。
上午11点整,随着主持人宣布活动正式启动,现场掌声与欢呼声交织。紧接着,精彩节目轮番上演:凉山歌舞团倾情演唱川超凉山队队歌,激昂的旋律点燃了现场球迷与观众的热情;武术套路亚洲杯南棍冠军、成都大运会武术南拳金牌得主曹茂园亲临现场,分享体育精神;西昌市、喜德县文艺团队带来民族歌舞表演,彝族姑娘身着百褶裙,小伙子身披擦尔瓦,灵动的舞姿与悠扬的歌声充溢着浓郁的大凉山风情。甘洛县两名彝族摔跤手闪亮登场,带来力量与技巧交融的彝族摔跤表演,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
启动仪式后,室内外各类特色活动同步上线,为游客带来丰富多样的旅途体验。在室外区域,球迷互动率先“圈粉”。奔赴川超赛场观战的凉山、乐山两地球迷在“川超球迷驿站”打卡、比球技、炫呐喊,热情高涨,成为现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足球射门游戏吸引众多游客们参与射门挑战,欢呼声、喝彩声响成一片。
服务区综合楼右侧的主舞台旁,四名穿戴全套彝族传统服饰(擦尔瓦、百褶裙、头帕、头饰、挂饰等)的彝族青年格外引人注目,他们主动与游客合影互动,让大家近距离感受彝族服饰文化的魅力。此外,花车区域的投壶游戏也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拿起箭矢参与挑战,在娱乐互动的同时,还能赢取专属奖励。
无人机足球3人对抗赛场虚位以待,游客可现场组队参与,感受科技与运动结合的乐趣,获胜者将获得精美礼品。现场还设有特色美食区,糖画、大竹肉丁面、广安龙安柚和凉山特色水果、苦荞茶等美食一应俱全,让旅客尽享“舌尖上的四川”。
室内活动同样精彩纷呈。彝族漆器制作体验区,非遗传承人现场指导,旅客认真聆听讲解,了解漆器 “黑、红、黄” 三色的文化内涵,亲手在酒杯、漆盒上绘制图案,制作完成的作品可免费带走。现场还对彝族漆器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进行介绍,引导旅客关注漆器文创线上店铺。
“蜀道传媒”抖音直播间热度不减,6小时直播中,互动问答环节趣味十足,题目涵盖彝族年、火把节的起源和斗牛、选美、达体舞等传统活动相关知识,答对的观众可获得精美奖品。
非遗展出区更是文化气息浓厚。棕编、火绘、彝服、刺绣、银饰等非遗展品整齐陈列,传承人现场讲解非遗背后的故事,游客扫码即可购买心仪的非遗产品。大厅服务台处的西昌景区宣传点,通过展板、宣传册介绍西昌旅游资源,吸引游客前往。服务区设置的乡村振兴专柜,展示并售卖本地出产的冕宁火腿、苦荞萨其马、苹果干、水果原浆饮料等上百种等特色产品,满足游客购物需求。活动启动四小时,现场参与人数达6800人次,观看直播75万人次,服务区人流较日常增加30%。
此次“畅游蜀道・燃趣西昌”驿路嘉年华活动,是企地携手推动“交旅文体农”融合的又一创新实践。通过在西昌服务区打造文旅消费创新场景、品质场景、人气场景,不仅让过往旅客在旅途中就能感受蜀道文化与彝族风情的独特魅力,更助力西昌非遗文化传播、地方特色产品推广,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推动四川各地特色文化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以本次活动为契机,西昌服务区将引入融合蜀道与彝族文化的DIY徽章制作体验、凉山知名企业产品展示销售等新业态,进一步拓展消费场景,持续为来往司乘提供美好出行服务体验。未来,蜀道集团将继续依托交通网络优势,打造更多特色活动,提升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为完善 “快旅慢游” 交通网络、促进地方文旅经济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