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首套高速公路低空智能巡检系统成功上线试运行
全自动、多场景、全天候极速响应
一架无人机从智能机场迅速升空,仅几分钟便飞抵违规停车现场,通过探照灯警示与空中广播喊话引导车辆安全驶离,迅速化解安全隐患……这是今年国庆假期期间,四川省首个高速公路低空经济示范项目“低空智能巡检系统”在纳黔高速上的应用场景。这套由蜀道交通服务集团旗下蜀交低空公司打造的“空中卫士”,正以全自动、多场景、全天候极速响应的智慧能力,构建四川高速公路的管养新格局。
“蜀道低空智能巡检系统”由四川蜀交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蜀交低空公司”)与四川省川南高速股份有限公司在G76厦蓉高速(隆纳)段联合部署,搭载的是蜀交低空公司自主研发的“蜀道智巡”业务系统。该系统打破传统巡检模式的局限性,依托“无人机+AI+5G”技术架构,可智能识别路面裂缝、山体滑坡、设施异常等20余类问题,识别准确率超90%,兼容市面上最新的大疆机场3、M400等不同类型无人机,可在-35℃至50℃环境下稳定运行,支持5级风以下、中小雨雪天气作业,相较传统燃油作业,整体减排达70%,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蜀道智巡”系统并非简单的无人机应用,而是一套高度智能化的综合解决方案。在巡检工作中,该系统的全自动巡检与AI智能识别功能实现巡检效能与精度双突破,真正做到全天候与无人化作业。无人机按预设航线自动巡查,夜间自动切换红外热成像模式,巡检效率较人工提升60%,人力成本降低70%,人员安全事故率下降超90%。当识别突发情况时,无人机瞬间化身“空中交警”与“救援先锋”,5分钟内快速抵达,通过搭载的喊话器、探照灯,同步完成警示疏导、拍照取证等任务,大幅缩短救援窗口期。
国庆假期试运行期间,“蜀道智巡”系统在车流高峰时段实施高频次、多维度空中巡查,累计完成飞行距离约679.8公里,飞行时长约860分钟,有效缓解叙永、纳溪等服务区及周边易拥堵路段的通行压力。当高速路上出现违规占用应急车道的情况时,无人机迅速悬停定位,通过喊话器进行驱离,同时高清的实时现场直播画面,为后方指挥中心提供第一手信息,整体处置响应时间较传统人工模式缩短约80%。试运行期间,蜀交低空公司还积极落实网络信号测试、航线优化,有效提升了运营数字化水平、路网疏导能力和动态管控能力,构建起“无人机-传感器-巡检单位-管理部门”四维联动体系,应急响应效率实现质的飞跃,推动高速公路管理能力实现跨越式升级。
“蜀道智巡”系统在实战中的出色表现充分验证了低空经济赋能交通建设的巨大价值,以科技之力为四川高速公路的管养模式打开了新的篇章,为未来智慧交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四川方案”。未来,“蜀道智巡”系统将深度融合人工智能、5G与数字孪生技术,演进为覆盖全域、实时感知的“低空智慧天网”,实现对毫米级边坡位移的自主预警、隐蔽灾害的精准识别,在应急抢险中担当空中指挥枢纽,实现救援力量的高效预警、调度与精准处置,为大美蜀道筑起一道“会思考”的空中安全护盾。